卢晓博士,山东省泰山学者骨干成员,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三批优秀青年人才,中国自动化学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发表SCI、EI检索论文5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8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主持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项目8项。获教育部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等奖励十余项。曾获山东科技大学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优秀教师、十大杰出青年、十佳青年等称号。 担任自动化学院副院长,分管学院研究生、科研工作,并协管学科建设和学术交流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成绩和突破,新获批山东省一流学科(1亿元)、青岛市顶尖人才团队(2.3亿元),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控制学科获得B等级,山东省协同创新中心正式立项1项、培育1项。协助组织省泰山学术论坛等各类学术会议7个,组织了10余位院士和60余位知名学者的学术报告80余场。
卢晓,男,中共党员,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79年12月出生,山东省肥城市人。卢晓是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三批优秀青年人才,山东省泰山学者骨干成员,中国自动化学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随机系统控制分委员会委员,山东科技大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2016年2月起任山东科技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副院长,分管学院研究生、科研工作,并协管学科建设和学术交流工作。在学校党政的正确领导下,在学院班子成员的帮助和广大教师的支持下,工作中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在分管的管理工作和个人业务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突破。 一、分管工作 1、学科建设方面 协助院长在学科建设方面取得多项重大突破: (1)获批山东省一流学科一个(控制科学与工程),资助经费1亿元。 (2)“青岛市铝离子动力和储能电池人才团队”顺利通过由青岛市委组织部、市科技局、市财政局组织的引进计划论证和专家评审,并被列入青岛市科技创新顶尖人才团队,项目总经费2.3亿元,其中政府财政支持1亿元。2017年3月17日,学校与青岛西海岸新区、青岛市科技局签署《铝离子电池研发中心共建协议》,山东科技大学铝离子电池研发中心正式揭牌。 (3)组织我院的一级博士点“控制科学与工程”材料,并作为重点学科参加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获得B类成绩。 (4)学院正式获批3个山东省高等学校协同创新中心,其中牵头2个,参与1个:山东省高等学校机器人与智能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山东省高等学校铝离子动力和储能电池协同创新中心(培育)、山东省高等学校全球能源互联网(山东)协同创新中心(参与)。 (5)安全监测监控与智能控制实验室获批为山东省“十三五”高校重点实验室。 (6)青岛市重点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顺利通过期末验收,考核结果优秀,获得200万元建设经费资助。青岛市智能控制与机器人技术重点实验室顺利通过青岛市科技局验收并被评为优秀,获批资助50万。 2、科研工作: (1)积极组织申报各类科研项目,两年来学院总经费超2亿元。完成和新增科研项目85项,共计经费19856.67万元,其中,主持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29项,包括重大、重点4项,协作2项;省部级项目46项,其中重大、重点16项。(2)学院整体科研成果取得突破:学院教师共发表SCI论文110余篇,高被引论文2篇,顶级期刊28篇, EI论文30篇。授权发明专利37项;出版中英文专著2部。 3、研究生教育: (1)认真做好研究生初试、复试、论文答辩以及日常管理工作;(2)组织研究生导师的招生资格审查和遴选研究生导师;(3)积极组织申报并获批山东省研究生导师指导能力提升项目1项、研究生教育优质课程1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案例库1项、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项目2项,获山东省研究生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获山东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篇、山东科技大学优秀博士论文2篇、硕士论文4篇。 4、学术交流方面: (1)协助院长接待浙江大学、中国计量大学、河南理工大学、山东省工商学院等高校的近20名专家学者及管理人员;(2)协助组织了10多位院士和60多位知名学者来校作学术报告80余场。 二、个人业务方面 近年来,卢晓主要从事状态估计、随机控制理论、机器人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在国际著名期刊Automatica、IEEE Trans. Automatic Control、IEEE Trans. Circuits and Systems—II: Express Breifs和国内中国科学、控制理论与应用(英文版)等重要的期刊以及国内外会议上发表SCI、EI检索论文5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8项。 工作以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主持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特别资助项目等省部级项目8项,主持青岛市科技计划和山东科技大学“杰青计划”各1项。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教育部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山东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山东省研究生教育奖三等奖、青岛开发区自然科学奖三等奖等奖励10余项。曾获山东科技大学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优秀教师、十大杰出青年、十佳青年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