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赵鑫

性别:

生日:1987.04

类型:创业创富好青年
民族:
职务:郓城县鑫福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 总经理
政治面貌:共产党员

事迹简介

赵鑫,任郓城县鑫福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拥有《农业技术指导员》和《植保员》高级职称,是菏泽市植保无人机第一女飞手。曾从事土豆等根茎类作物全程机械化推广。受青岛市、胶州市、平度市和济宁市农机局邀请讲授“马铃薯等根茎类作物全程机械化解决方案”,参加了青岛市农机化教学竞赛,并连续两年获得第一名。不断积累根茎类作物种植技术和从事农作物机械化植保推广和研究。2017年,她放弃优越的就业条件选择回乡创业,主要从事马铃薯种植技术指导、全程机械化服务和全新模式销售等工作。同时,她推出了农业植保全程托管解决方案,成立郓城县首家共享植保无人机技术服务站。创业以来,多次参加县、市农广校组织的培训,参加了2018年“山东省现代农业创新项目设计大赛”和“新型职业农民职业技能大赛”并取得优异成绩。山东省《乡村季风》和菏泽市《希望的田野》栏目都对她的创业经历做了专题报道。她的梦想是做一名新型职业农民,解放农民双手,让农民变得更轻松、更体面。

事迹详情

赵鑫生于郓城县,党员、青岛市党代表。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任郓城县鑫福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拥有《农业技术指导员》和《植保员》高级职称,是菏泽市植保无人机第一女飞手。 梦想有多长,希望就会在远方 我生在郓城县一个偏远的农村,长到14岁只去过乡里的集市上。小时候,不理解什么是梦想。我的最初梦想启蒙者是爷爷,他说:“如果以后不想当农民就要好好学习,将来考上大学就可以到城里工作了。”那时我觉得梦想就是考上大学去城里工作。 十年寒窗苦读,2006年我终于考上了青岛的大学,大学四年我过的自由而充实,开学第一天爸爸送的我,我看到爸爸泪流满面的踏上了回家的列车,我明白他担心我一个农村的娃如何面这个诺大的城市。我在学校参加勤工俭学,每到周末做兼职,从饭店服务员到卖场导购员我干的都是不亦乐乎。兼职工作,从未影响学业,每年都取得奖学金,毕业时荣获了“优秀毕业生”称号。 毕业后,似乎上完大学我的梦想就完成了,但做一名软件工程师又不是我想做的。迷惑时总能想起儿时,用镰刀割麦、背药桶打药、在玉米田里施肥;村里号召种大棚,由于家贫没资格报名;村里发展芦笋订单以没有收购商而失败告终。这些深深的触动着我,农民太苦太累,勤劳朴实的相亲们应该拥有致富的带头人。我想当一名有文化的农民,带领更多人致富,这也许是我梦想的萌芽和延续,梦想有多长,希望就会在远方。 不忘初心,放飞梦想和理想 “梦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当时那只是晚上敢梦白天不敢想的梦,因为我还要在城市里生存。偶然的机会看了《我爱发明翻滚吧土豆》节目,介绍了农民发明家创业故事,深深的触动了我的内心。于是我决定去他的公司应聘,最终我成为了洪珠农机一名最普通的文员,月薪1500。虽然工作条件艰苦、工作底层,但我见证了洪珠农机的发展飞跃,同时也成就了个人的成长。洪珠农机从几十人的小作坊发展成了拥有300多人的现代企业,我从一名文员成为了公司中高层管理者。由于工作需要,让我对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等各个环节以及相关农业产业链都有了深入了解。2016年又在各级领导的举荐下成为青岛市党代表,是我至上的荣誉。 在青岛我工作稳定,工资待遇优厚,应该说在我30岁的年纪里是名利双收了。但每当节假日,我总有“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感触,总想寻找那份乡情的归属感,所以2016年底我决定回乡创业,当我将想法告诉老板时,虽有不舍但他依然尊重我的选择鼓励我说“不忘初心,放飞梦想和理想”,同时告诉我“创业之初不要想着挣多少钱,而是要与你的客户建立牢固的信任关系,首先让大家认可你这个人”,这句话我时刻谨记在心。 汗水与担当写就出彩的华章 2017年年初,我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主要从事马铃薯种植技术指导、全程机械化服务和全新模式销售等工作。菏泽地区不是马铃薯的主产区,所以我的业务很少,但只要是我服务的种植户,我去地里次数比他还多,在土豆行情不好的情况下我解决了销路问题。从服务一个客户到服务几十个客户,从苦口婆心介绍业务,到客户主动找我合作,其中的艰辛我最能体会,但我从不愿向家人朋友提起。因为从开始,我身边的人就不看好我的创业。在发展土豆综合服务时,我认识了现在的合伙人韩宗福。后来我又推出了农业植保全程托管业务,成立了郓城县首家共享植保无人机技术服务站。 2017年玉米季时,我们购买了第一台植保无人机MG1S,当时是郓城第一架专业植保无人机,正好赶上成武一个高粱订单打药,在1个月的内作业了6000亩次,这让我对未来无人机植保市场充满信心。 农闲时我们就下乡调查客户和宣传,面对“就这点药能管用吗?”“这机器会漏喷重喷吗?”等等疑惑,我们免费试飞、免费打药,对作业效果“大包大揽”的保证。但由于对植保与农技的缺乏,我们答应客户的效果并不能达到。于是自己搭钱搭工重喷,当对周边其他作物产生药害时我们无理由赔偿。半年下来一直往里搭钱。幸运的时,很多种植户因为我们处理问题的态度更加的信任我们了。 干无人机植保初期,我和韩宗福这个两人公司,真的是只有两个人,公司经理、管理者、会计、业务员、文员、飞手、地勤等只要是公司有的职位,都由我俩扮演。第一批新飞手原定来20人,最后只来了三人,为了不失去这三个飞手,我自己为他们掏培训费。在发展过程中,无论再难遇到的问题再多,我从未放弃过,因为我坚信无人机打药高效、节水、节药,其本身的技术是没有问题的,只不过需要一个认知实施的过程。随着服务队伍壮大,在管理上又出问题了。一些飞手职业素养不够,说话难听、难办事,不懂植保知识等问题。当我接到投诉时,心中一顿酸楚“我推广无人机打药不是为了减轻劳动力吗?不是为了减少成本、创造更多的价值吗?”,而有些人只把它当谋利的工具。我们开了全体员工会议。我说“在我心里第一批能跟着我们做无人机植保的人,不仅是一个飞手,而是公司未来的合伙人,公司需要志同道合的人发展壮大”。通过这次会议,队员觉悟、职业技能、职业素养都有提升。 2018年我的飞机增加到13架,飞手增加到20人,作业面积10亩次,承担政府统防统治项目5万亩次。创业以来,我多次参加县、市农广校组织的培训,参加了2018年“山东省现代农业创新项目设计大赛”和“新型职业农民职业技能大赛”并取得优异成绩。山东省《乡村季风》和菏泽市《希望的田野》栏目都对我的创业经历做了专题报道。我的梦想是做一名新型职业农民,解放农民双手,让农民变得更轻松、更体面。未来我的目标是把公司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农业综合服务平台,为乡村振兴贡献一份力量。我坚信有一天,只要我服务的地主朋友,都可以西装革履的做一位轻松新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