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放弃国外优越条件,立志回国进行科学研究,热爱教书育人工作。科研业绩突出,在国际顶级期刊/会议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60余篇,并获得美国医学物理学会封面论文奖,部分成果已服务于社会,承担多个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育人成绩明显,指导多名学生在SCI检索二区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
郑元杰,工学博士,泰山学者海外特聘教授,山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师范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生命与健康研究院副院长、智能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主任。博士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曾多年实习于微软亚洲研究院。2014年以高层次人才从海外引进山东师范大学,主要从事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图像处理、医学图像分析等领域的研究。回国后当选山东省引进海外高层次创新人才,同时被评选为“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2016年获得“山东师范大学杰出青年”荣誉称号。 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郑元杰教授2006年博士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师从杨杰教授。在杨教授的关怀下,郑元杰教授在攻读博士期间打下了坚实的科研基础,对计算机视觉等领域知识培养了浓厚的兴趣。之后,郑元杰教授以优异的成绩被具有“中国IT界黄埔军校”美誉的微软亚洲研究院选为实习生。2006年郑元杰教授受邀站在了 “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CVPR)国际顶级学术大会的讲台上,就自己的科研成果进行发言,这表示郑元杰教授在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相关科研成果已经达到了国际前沿水平,得到了国际同领域专家的一致认可。 之后,郑元杰教授通过了医学图像领域全球知名专家沈定刚教授(现为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终身教授)的严格考核,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在沈教授的指导下,郑教授在基于图像的乳腺癌诊断领域取得了多个科研成果,其中一篇论文获得美国医学物理学会封面论文奖。之后五年多的时间,郑元杰教授加入宾大James Gee教授实验室,担任资深研究员,同时兼任视觉研究中心图像分析技术首席专家,带领一个团队,展开了基于图像的眼科疾病诊断的研究,并取得了许多具有影响力的科研成果,部分成果已经应用于宾大眼科医院、纽约州立大学眼视光医院的临床研究中,这表示郑教授在计算机与医学交叉研究的科研成果得到了国际相关领域专家的认可。 二、“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回国之前,郑元杰教授在美国生活了近十年的时间,期间在美国已经扎根下来,购置了安静的别墅,熟悉了美国的风土人情,拥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然而,为什么郑教授会主动放弃国外优越的条件,立志回到山东工作呢?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郑元杰教授在美国工作期间,始终没有忘记亲人的养育之恩以及家乡父老的照顾之情。“我是喝着山东的水长大”,“我要回到山东赡养老人、报效家乡父老”,这些是郑教授在美国工作期间来自心底的声音。作为山东人,郑教授无比眷恋着自己的家乡,正是这份眷恋督促着郑教授在美国努力工作,目的就是练就自己,回到家乡干事创业。 三、“撸起袖子加油干” 郑元杰教授回国后加入了山东师范大学,此时的山师通过改革呈现出了蓄势待发的态势,山师重视人才的发展,为郑教授提供了良好的发展资源。“天上不会掉馅饼,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郑教授加入山师后,克服了种种回国后的不适应,虚心向周围的同事学习,工作努力认真,锐意进取,将自己掌握的国外先进的科研及管理方法同山师的现状结合起来,在科研、教书育人和行政管理方面均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在学校及学院领导的帮助下,在短短两年多的时间里,郑元杰教授就初步组建了自己的科研团队。郑教授采用科学的团队管理方法,通过种种有力措施,团队很快就产出了多项科研成果,不仅仅发表了多篇高水平学术论文,其科研成果还很快在企业中得到了应用。郑教授还同时担任学院副院长,行政管理工作努力认真,通过介绍自己在国外积累的科研经验、邀请国外人员来山师交流等方式,提高了学院的科研水平和研究生教育水平,帮助学院与美国哈佛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北卡罗来纳大学等知名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受到了全院师生的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