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050052

齐鲁文化 我情有独钟

——记山东师范大学 刘德增

1474950951.jpg

他是钟情于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知名学者之一,更是在研究、传播齐鲁文化方面的大家。

1980年,刘德增以397分的优异成绩考入山东大学历史系。山东大学素以“文史哲”研究见长,当年的历史系拥有王仲荦、张维华、郑鹤声等一批蜚声海内外的史学大家,刘德增受到了良好的史学训练。大学毕业后,他考入山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师从安作璋先生研习中国古代史。安作璋先生是全国著名的史学家,以研究秦汉史著称。刘德增在其门下苦读3年,得其真传。

从1985年发表第一篇论文迄今,刘德增在《考古》《文史哲》《光明日报》史学版、香港《新亚论丛》《秦汉史论丛》、《史学月刊》《民俗研究》《中国史研究动态》《文史知识》等报刊杂志上发表论文90余篇,出版《山东移民史》《闯关东——2500万山东移民的历史与传说》《大迁徙——寻找“大槐树”与“小云南”移民》《解读山东人》《正统的北方人》、《中国王朝覆亡检讨》《帝国的兴衰》《秦汉衣食住行》等专著15部,主编《历史疑案的最新线索》《儒学传播研究》等8部,与安作璋、马新等教授合著《汉武帝大传》《中国传统文化读本》《亚细亚文明》等5部,参编《中国通史》《山东通史》等30余部。

刘德增学术研究的重点是齐鲁文化与中国文化,他以独特的文化视角、平实的语言和翔实的史料使枯燥的学术专著变成了大众喜爱的读物,更触动了无数山东人的故乡情结和内心的骄傲。2006年出版的《解读山东人》,曾成为畅销书;2008年出版的《闯关东——2500万山东移民的历史与传说》,曾登上《光明日报》“光明书榜”。《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文汇报》、香港《大公报》、澳门《联合报》《中国青年报》《北京日报》《天津日报》《新华文摘》《报刊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中国历史年鉴》《中国考古学年鉴》等曾摘发、转载、报道过其研究成果。

凭藉丰硕的研究成果,1994年刘德增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7年又破格晋升为教授,时年35岁,是当时我省最年轻的历史学教授之一。他还兼任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常务理事、山东省闯关东文化研究会会长、山东省民俗学会副会长、山东省城市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等。

他是致力于学校传承的学者之一。

学术研究是文化传承的方式之一。但是,在文化传承上,最重要的是学校传承。这项工作向来被视为文化普及,研究成果不受重视,出力不讨好。但是,没有学校传承,文化传承就如同空中楼阁。

2003年,刘德增主编了山东省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走进齐鲁文化》。是年,又与马新、杨朝明、杨守森教授合著高等教育教材《中国传统文化要论》。2014年,受中共山东省委高校工委和山东省教育厅委托,《中国传统文化要论》改版为《中国传统文化读本》,《教育部简报》2014年第57期介绍了该书在高校传统文化教育方面所引起的社会反响,并将其作为山东省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的一项重要工作予以肯定。2014年12月12日的《中国教育报》也刊发了题为《用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大学生——山东编写<中国传统文化读本>,开展多种主题教育活动》的专题报道。2015年,《中国传统文化读本》大学版又入选山东省齐鲁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重点项目。

2016年,教育部首次在京外召开现场新闻发布会,解读地方教改新政——《山东省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山东省普通中小学中华传统文化课程指导纲要》是其中之一,刘德增是该纲要主要起草者之一。该《纲要》研制历时一年半,数易其稿。2016年夏,山东省教育厅召开《山东省普通中小学中华传统文化课程指导纲要》培训会,刘德增解读了该《纲要》的三大特色:重新回归“文化”、重新发掘“经典”、重新扬弃“传统”,引起了热烈反响。该纲要发布后,刘德增又与民进山东省委员会、齐鲁师范学院、孔子研究院及中小学的五六十位同仁,根据该纲要编写中小学教材。

他在参政议政舞台上为弘扬、传承传统文化鼓与呼。

作为中国民主促进会山东省委员会副主委、省政协常委、省政协科教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他议政调研的重点领域,在政协全委上,他以个人或民进山东省委会的名义,提交了多项提案,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

如莒文化是重要的区域文化之一,也是齐鲁文化源头之一,别具特色,但研究、阐发不够。为此,在2013年省政协全委会上,刘德增联合王育济、曾振宇、陈东、王云、杨波等多位委员提交了《关于设立莒文化发展基金的建议》,呼吁加大对莒文化研究开发的支持力度,设立与莒文化相关的文化发展基金,成立莒文化研究院,以文化带动区域绿色经济的发展。《大众日报》《齐鲁晚报》、人民网、凤凰网、新浪新闻、搜狐新闻、网易新闻等都做了报道。2015年,莒文化研究院成立,莒文化研究方兴未艾。

再如,近年来,山东省在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可谓轰轰烈烈。但是,刘德增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发现山东省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活动也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对“文化”的本义不够重视。在古汉语中,“文化”指以“文”教化。在文化建设方面,能够带来经济效益的文化产业、可以改善形象的文化设施,为各级党委、政府所关注,也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是,文化的本义——以文化人,并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二是形式主义。迄今为止,山东省中小学普遍开设了传统文化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其中“经典诵读”尤为普遍。此外,还有省文化厅主导的“尼山书院”;社区乡村主办的“道德讲堂”“儒学讲堂”,有的地方甚至推行一村一名“儒学讲师”、一村一座“儒学讲堂”;社会团体、民间力量也在举办培训班、研讨会、讲座。各种各样的活动轰轰烈烈,但形式大于内容。三是良莠不分。传统文化教材、读物,参差不齐,各种各样的诵读、讲座,鱼龙混杂,存在误人子弟、贻害匪浅的隐患。

针对这些问题,在2016年山东省政协全委会上,刘德增提交了《弘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美德山东”》的提案,有关部门做了积极回应。

在《解读山东人》一书中,刘德增定义“山东人”说:诚实、尚义、节俭、好客、粗犷、豪放,如此等等,加在一起,就是“山东人”。刘德增可谓“真正的山东人”之一。他在学术研究上崇尚孔子的一句话:“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在为人处世上,他恪守的道德底线,也是孔子的一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作者:鲁民)

二维码内容页底部.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