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053905

平凡的足迹

——记罗庄区政协委员、罗庄区双合村支部书记 刘新军

    他具有很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忘初衷,不骄不躁,不辱使命,积极履行自己的职责,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成为当地有名的发展致富带头人。他就是临沂市罗庄区政协委员黄山镇麻湖村党支部书记刘新军。

刘新军1.jpg

    打造“美丽乡村”,铸就湿地农家幸福品牌

    走进“全市生态文明村”——黄山镇麻湖村,一栋栋楼房拔地而起,一股股和谐新风扑面迎来,一幅幅安居乐业、幸福祥和的新农村画卷徐徐展开。该村位于黄山镇驻地东南部,濒临武河湿地,全村485户,1622人,耕地仅1046亩,党员55人。村民们说:“十几年前可不是这样的,泥泞的小路、荒凸的原野、破旧的房屋、疲惫的身影……今天的变化离不开俺村的带头人刘新军呀!”刘新军同志作为一名党员,扎根农村,默默奉献,他带领村委一班人以创建优美和谐生态文明村为主线,以兴办各项惠民工程为重点,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生态旅游业,使该村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成为当地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

    “经济发展了,生活环境也要跟上去,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发展。”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他的带动下,该村经过科学规划实施,积极开展“美化、亮化、绿化、净化、硬化”建设。先后投资63万元进行了道路硬化,铺设沥青路3条,水泥路7条,对114条背街小巷进行升级改造,铺筑路面3.5万多平方,确保了村内道路条条通公路、户户通大街。投资7.5万元在道路两侧垒砌了花池,栽植玉兰、石楠、冬青、黄杨、银杏、柿树等植物4万株。投资12.6万元对70余盏路灯进行了升级,全部更换为太阳能灯,大大节约了能源。投资12.6万元对6万余平方墙体进行立邦漆粉刷,提升了整体环境。同时,刘新军带领村支两委一班人大力开展“四改四清理”活动,积极动员,争取群众的支持,顺利推行了改水、改厕、改灶工作,彻底清理了围墙院落、村内垃圾、边沟污泥等“露头丑”,彻底改变村庄面貌。经过全村的努力,该村在2016年在全区现场观摩中,受到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评价。

     发展特色经济,昔日穷村小康路上“跑”起来

    “发展是硬道理”。为帮助该村摆脱贫困,刘新军自武河湿地建立以来就打起了“小算盘”,念起了“湿地经”,要抓住武河湿地开发的契机,主动发掘特色民俗,突出本村个性,力争打造与国家级生态湿地相匹配的特殊经济强村。为此,他带领村两委成员及部分村民代表先后到枣庄、平邑、费县等地方学习乡村旅游建设,积极打造“餐饮、观光、住宿”三位一体的“农家乐”基础设施,吸引城里人到农村“吃农家饭、看农家景、享农家乐”,逐步绘就一幅“看的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优美乡村新画卷。经济发展、环境优美、社会稳定,村民和谐,村民们高兴地编起了顺口溜:昔日面朝黄土背朝天,地里刨金不见金;今日突破传统谋发展,扬眉吐气谱新篇。同时,他还积极引导村民利用黄山的自然资源和传统优势,大力发展杞柳特色产业。目前,全村80%以上的农户都在从事与杞柳种植、加工、购销等相关的产业,并逐步形成了按照外商订货单指定的花色、品种和数量,各柳编加工户分户加工后,由企业负责将产品回收进行再加工、整理,最后交货。目前,在柳编贸易中,黄山柳编已经树立了“款式新颖、造型优美、工艺精湛”的口碑,在市场上享有极高的声誉,产品已远销欧美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

    积极建言献策,小身板心怀“大天地”

    由于突出表现和实实在在的成绩,刘新军深的当地党委、政府的肯定和广大农民群众的信任,2012年,刘新军被推荐为第十四届罗庄区政协委员。角色转变,他的责任却始终未减,四年来,他牢记政协委员的岗位使命,认真参加每一次调研、视察活动,积极反应社情民意,彰显了一名政协委员应有的本色。

刘新军2.jpg

    每次政协全会期间,刘新军都能够按时参加到各项会议活动中,认真听取各项工作报告,积极参加界别讨论,并实事求是地提出中肯的意见和建议。政协闭会期间,刘新军也是时刻保持严谨的工作态度,积极履行政协委员职责。一方面,他积极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难点、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积极建言献策,提报提案,其中,2014年、2015年提交的《关于修建205、206道路连接线暨安头桥修缮、抬高的建议》和《关于加开市区到黄山镇滨河西路公交的建议》,得到了区政协提案委员会的充分肯定,立案并转报区委区政府参考决策。另一方面,他积极对接研究每一次政协调研视察的建言成果,对于有益农村发展的好建议先行先试。如,为缓解农村宅基地困难,积极引导村民改变过去“建新房、留旧房”的习惯,倡导、支持、鼓励新建住宅向规划小区发展,完善配套设施,逐步建设成为标准化新农村。同时,新建村卫生所和计生服务室,积极解决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建设文化大院和农家书屋,购置实用的农业科技类书籍5000余册,方便群众获得更多的农业生产信息。

    “环境改善了,精神建设也要跟上。”刘新军清醒地认识到农村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因此,对于上级党委政府倡导的“四德工程”建设,“乡风文明主题街道”,“文化生活主题广场”等活动,积极宣传并组织实施。同时,结合移风易俗工作,刘新军广泛争取群众支持,在全镇率先推行了殡葬改革,大大降低了殡葬事宜的费用支出。积极把移风易俗写入村规民约,坚持每年开展“好媳妇、好婆婆”评选,并将这个活动打造成全村最隆重的活动,进一步充实了村民的精神生活,提升了幸福指数。同时,通过给全村10条主干道、114条背街小巷命名,倡导尊师重教,开展榜样教育。其中,对文豪巷、硕士巷诞生北京理工大学、苏州大学3位教授,培养中科院、安徽工业大学4名硕士的事迹进行挖掘和宣传,通过道路命名,使村中尊师重教、崇德善学的风气蔚然成风。教育的兴盛也促进了全村各项事业的发展,很多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回乡创业,村会计刘志军便是山东体院的一名本科生。

    作为“一肩挑”的“班长”,刘新军深感肩上责任的重大,常常告诫自己:“党组织和村民把这么重要的责任交给我是对我的信任”,工作中他自觉接受集体领导和党组织的监督,不搞特殊化,时时事事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始终保持清正廉洁、清廉自守,为全体党员和干部树立了良好的榜样。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一个环境美、生态优、村风正、民风淳的文明和谐新农村正绽放着迷人的风采。刘新军用自己的青春热血默默书写着一名政协委员的最美人生。(主父国文 郭倩倩)

二维码内容页底部.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