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054313
李丽,女,1978年11月出生,2000年10月参加工作,现任滨州市阳信县纪委主任科员、监察局副局长,滨州市政协第十届委员会委员。
作为一名党外政协委员,李丽始终牢记自身使命,积极履职作为,在平凡的岗位上践行着“踏实做事、务实为民”的人生信条,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政协委员的责任与担当,让生命绽放出美丽的光彩。近年来,她先后获得滨州市优秀政协委员、滨州市巾帼建功标兵、阳信县劳动模范等多项荣誉称号,所撰写的3篇提案入选全市政协会议发言。
心系慈善 倾力建言
2015年12月11日,当李丽再次来到阳信县聋童学校时,迎接她的是孩子们一张张灿烂的笑脸,虽然无法用语言交流,但她能够深切地感受到孩子们对她的欢迎和喜爱。
至今她还清楚地记得第一次踏进这所学校的情景:坑坑洼洼的土路暴土飞扬、冰冷破旧的宿舍没有任何取暖设施,与普通教育学校相比仿佛不在一个年代。这让她内心很受触动和震撼,为了全面了解特殊教育的现状,他先后几次来到这里调研,与老师逐一座谈,在掌握了大量详实的第一手资料后,她向市县政协郑重提交了《关于进一步促进特殊教育发展的建议》。
在通过提案建言力求引起政府关注的同时,李丽也积极借助微信朋友圈寻求社会帮助。“希望更多的爱心人士能够伸出援手、奉献爱心,让这些本就不幸的聋哑和智障儿童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每年春节前,她都会和自己联系的爱心企业及人士到县聋童学校送上暖水袋、暖热贴、文具盒等学习生活用品,为四名特困儿童捐款、购买新衣。她还专程联系县教体局、妇联、团委、残联等部门,寻求帮扶支持,争取助听设备。在她的大力呼吁和努力协调下,特殊教育学校新校舍建设被提上议事日程,办学条件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县《提案追踪》栏目对此进行了专题报道。
“投身慈善事业,关注弱势群体,得到的远远胜于付出。”这是李丽发自肺腑的一句感言。2007年,她了解到洋湖乡一贫困家庭无力解决两个孩子大学学费的困境后,立即联系两位朋友为其捐助了3000元。如今,将近10年过去了,兄弟二人学业有成,每年都雷打不动地来看望她,送上母亲亲手缝制的棉衣;每年逢年过节,她都会到敬老院看望、慰问五保老人,当听说她要调走时,一位老人当即泪流满面,握着她的手久久不愿撒开……每当看到自己所救助的患病产妇获得重生、白血病儿童露出笑脸、贫困家庭享受低保、留守儿童的微心愿得以实现,看到自己不遗余力的建言成果转化为群众实实在在的福祉时,她说,那些时刻她都体味到了被群众需要的快乐,感受到了被群众认可的价值!
心系“非遗” 情牵百姓
2007年刚到洋湖乡,正为工作找不到切入点而苦闷焦虑之时,一封群众来信深深触动了她。那封信中有几句这样写道:“老百姓如今不愁吃不愁喝了,可他们却觉得像是缺失了什么,尤其是独守空巢的留守老人,他们更是感到心里空落落的……”面对农村文化生活贫乏的现状和农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强烈渴求,一种前所未有的责任感涌上心头,让分管文化的她对自己的工作有了重新的审视和定位。
找到努力的方向后,李丽的办公室就从乡政府搬到了群众的家中。经过走村入户与群众促膝长谈,她决定依托本乡民间文化资源优势,变文化“输血”为自身“造血”,打造一批“不走”的文艺队伍。在她的积极发动和倡导下,全乡许多村庄相继成立了自己的庄户剧团,像种庄稼一样红红火火地“种”起了文化。她先后组织开展了“百姓大舞台”村庄系列巡演、民间艺术汇演等活动,成功举办了洋湖乡“首届农民文化艺术节”,群众纷纷登上属于自己的“星光大道”,真正成为农村文化生活的主角。为了让民间艺术瑰宝在本土得以传承发扬,她还遍寻乡里,先后挖掘、整理出30余项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鼓子秧歌成功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她在任期间,洋湖乡文化工作亮点纷呈,先后被命名为“山东省秧歌艺术之乡”、全国首批“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而在此过程中,也让她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有了更强的使命感。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她找准廉政教育与群众文化的结合点,聘任民间文化能人担任“廉政文化宣传员”,通过组织开展“非遗走基层,廉戏送清风”活动,继续为西河大鼓、毛竹板等民间艺人搭建平台;深入阳信鼓书院等地多方调研,向市政协提交了《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建议》。即便是离开了,但她仍想握紧这个“接力棒”,以自己的微薄之力为传统民间艺术的繁荣复兴尽一份心、献一份力。
心系岗位 踏实作为
“不管从事何种工作,都要扑下身子、脚踏实地、持之以恒,在磨砺和挑战中不断成长。”熟悉李丽的人都清楚,她虽然外表柔弱,但骨子里却蕴含着一种坚忍不拔的性格。
2011年底调至县纪委监察局工作后,李丽负责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工作。对于很多人来说,从事文字材料写作就意味着长年累月与孤灯相伴,加班加点华发早生。但既然在其位,就要尽全力履好责,李丽暗下决心。记不清有多少次为了写出有价值的材料下基层、做采访,顶风冒雨、披星戴月;有多少次为斟酌一个词、一句话,苦思冥想、夜不能寐。有一次,李丽带着5岁的儿子到办公室加班,全神贯注投入写作的她终于完成材料后,才猛然发现孩子竟然在冰冷的地面上睡着了。就这样,五年如一日,辛勤的耕耘换来丰硕的成果,她先后在《中国纪检监察报》、《大众日报》等国家和省市级媒体发表稿件180余篇,荣获滨州市第二届“新闻奖”。工作之余,她还热心协助75岁农村老党员高守海自编《顺口溜小报》110期,2015年,高守海入选感动滨州人物候选人。
“不仅认真敬业,而且善于思考、勇于创新”,这是同事对李丽的一致评价。为了将枯燥、抽象的廉政教育做新做活,她积极协调县委宣传部、教体局等部门,先后组织开展了廉政书画、摄影作品征集、“花映廉韵 春满梨乡”系列宣传等二十余项主题教育活动,打造了翠岛湖廉政文化广场、民俗文化博物馆廉政展厅等特色教育基地,拍摄出全市首部廉政题材微电影《梨花又开放》,使廉洁理念在干部群众参与互动中内化于心。她还积极借力智慧阳信手机台开设《梨乡廉韵》版块,着力打造展示工作亮点、开展廉政教育的掌上平台。随着一个个活动的策划、一项项专题的推出,“梨乡廉韵”品牌越叫越响,被评为滨州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真正将“小文化”做成了“大品牌”。
人生因追求而精彩,生命因奉献而美丽。对于已取得的成绩,李丽看的很淡,正如她自己所说“我所从事的工作大多是平凡琐碎的、默默无闻的,但是只要心存百姓,干事就会有激情,只要心中有爱,辛苦也会有快乐。”带着这份责任感与获得感,她将一如既往、无怨无悔地书写精彩人生,展现委员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