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054316
王守德,一名法律工作者,2012年3月,卸去城中法律服务所主任,本已是颐养天年、安享天伦的时光,又被任命为邹平县调解中心“守德调解室”主任,成为一名专职人民调解员。凭着老政协委员的超脱身份和25年的法律服务工作经验,在“人民调解员”的光荣岗位上,利用各种形式,向广大人民群众宣讲国家法律,及时发现和化解矛盾纠纷,为营造社会的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做了些实实在在的事,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擦亮了政协的牌子,树立了“人民调解员”的良好口碑。
甘做纠纷“灭火器”,打造“全天候”调解室。发生事故和纠纷难以避免双休日、节假日,有急事的当事人都希望尽快解决纠纷。随着调解室的知名度不断扩大,要求调解和进行咨询的当事人越来越多,因此,“守德调解室”五加二的工作制,对于年逾古稀、垂暮之岁的王守德来说已经成为了家常便饭。他解释说:“我县西北部乡镇的农民,离县城80多里路。他们从村里到镇上,再从镇上乘车来到县城,然后坐公交来到调解室,辗转需要三个多小时,到县城就快十一点了,时间都耽误在路上了。虽然自己劳累一点,但看到当事人解决纠纷满意而归,自己感到十分高兴。”“宁可多干一小时,不让群众多待一分钟”,这是王守德主持调解工作以来,一直秉持的信条。他在农历腊月二十三调解过学生打扫卫生意外死亡事故、腊月二十九调解过县城公交车司机停运事件、正月初四调解过某医院医患纠纷。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2015年6月,王守德在省立医院进行了前列腺切除手术,住院期间接到许多当事人的电话,他一直惦念着调解室,更惦念着那些等着调解的当事人。出院两周,他穿着纸尿裤坚持调解工作。有道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因为带病工作,感动了双方当事人,很多矛盾纠纷迎刃而解。
不避艰难“趟浑水”,苦口讲法解纠纷。农民工讨薪、群众因土地占用、征用补偿金分配及土地承包、流转发生纠纷,以及伤亡事故聚众闹事等十分棘手,人们戏称“趟浑水”,躲避唯恐不及,更没有人主动揽这种纠纷去处理。但在王守德看来,正因为这种纠纷涉及人数多、影响大,如不能及时化解调处,可能进一步激化矛盾,进而影响社会稳定。近年来,王守德依靠苦口婆心地宣讲法律、法规,加之多年积累的法律工作经验,成功化解了30余起群体纠纷。如江西农民工张某等28人讨要工钱纠纷,经调解,劳资双方均很满意。土地流转、承包、征用、占用,补偿金分配之类涉“土”的纠纷,因执行难度大,难以有效解决。为履行一名人民调解员的职责,他以政协委员的身份,提交了“现行农村土地承包制度的近忧和远虑”的提案,向党委政府反映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意见建议。2012年10月,全县200余名幼儿教师向我反映其工资福利待遇一直过低的问题,要求调处。此事事关政策问题,无法调解处理,在劝阻当事人上访的同时,他以“幼儿教师待遇亟待解决”的提案形式反映问题,据当事人反馈,各镇办幼儿园教师的工资劳保待遇都已大大提高,问题得到很好解决。
志在普法少闲日,为促和谐讲课忙。全民普法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做为一名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不管是配合党政机关的工作,还是应学校、企业、农村的邀请举办普法讲座,他都有求必应、从不推辞。在农村普法方面,结合当前农村实际,他编写了《化解民间纠纷,构建和谐农村》的调解培训教材,将农村常见的纠纷分为:“邻里纠纷”、“婚姻家庭纠纷”、“继承收养纠纷”、“抚养赡养纠纷”、“生产经营纠纷”等几个类型,用从事法律服务20多年来办理过的典型案例,给农村人民调解员讲解了这些民间纠纷的调处方法,已先后在90%的镇办完成了对农村人民调解员的培训,参训人员近2000名。在学校普法方面,结合全县“安全教育进课堂”活动,他做了10余场“让法制的春风荡漾在中小学校园”的讲演。结合青少年的情况,他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普法活动,做到寓教于乐,如在魏桥实验学校创办了“青少年模拟法庭”活动、在县实验中学开展了法律知识竞赛活动。2008年,他被市委组织部、团市委评选为“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 2013年王守德荣获山东省司法厅授予的“全省优秀人民调解员并记二等功”的殊荣。在为群众做好法律服务和调解的同时,他以一名基层法律工作者的独特视角,以政协委员的光荣使命,积极撰写委员提案,反映社情民意,自2012年本届政协以来先后撰写提案47件,多次被评为“优秀提案人”和“优秀政协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