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053814

用爱守护“折翼天使”

——记宁阳县政协委员 王燕

认知训练_副本.jpg

王燕  女,汉族,19796月生,山东宁阳人,宁阳县特殊教育中心教师,宁阳县第七、八届政协委员。

在宁阳特教中心里,有一群特殊的孩子,他们因为天生或疾病的原因,丧失了发声的能力。他们是不幸的,但也是幸运的,因为他们有一位充满爱心的老师,她用无私的爱培育着这些孩子。她就是宁阳县政协委员、特教中心教师王燕。

“半清半浊的‘老师好’让我热泪盈眶”

见到王燕时,她正在给孩子们上语文课。在普通孩子看来很简单的内容,王燕却要花费很大力气才能教会这些存在发声障碍的孩子。她的声音很大,配合着手语,眼神不断地跟孩子们交流着,不厌其烦地重复着简单的发音,在重复了数10遍之后,王燕走到孩子们身边,让孩子边看她的口型边跟着读,如此每人重复五六遍,并不时竖起大拇指给予孩子们鼓励。

1998年,王燕从山东省昌乐特师学校毕业后,来到宁阳县特教中心开始了自己的特教生涯,这一待就是18年。起初,面对这些有缺陷的孩子,王燕很迷茫,“就感觉自己也失声了一样,思维都有些迟钝了,当时也想过如果一辈子要面对他们会很难受。”“但渐渐地,我发现孩子们那一双双渴求的眼睛,仿佛在说:‘老师,我要说话’,‘老师,我要唱歌’……我的心被深深地刺痛了,慢慢地便有一根无形的线把我和这些聋哑孩子紧紧连在了一起,让我坚持了下来。”

人们常用“铁树开花、哑巴说话”来形容聋哑孩子发音说话的艰难。“这些孩子的声带使用较少,普遍有退化现象,发出的声音有的尖锐刺耳,有的嘶哑难听,有的单调平直,有的直接发不出声音。”为此,王燕常常需要把孩子的手放在她的喉咙上,通过触觉,让孩子从声带振动的差异比较上找到发音部位。十遍,百遍,有时嗓子哑了,喉咙肿了,耳膜也被他们的尖叫声震得又麻又疼。从音素到音节,再到词语、句子,孩子们的每一步前进,都倾注着她的心血和汗水。“第一次听到孩子们那声半清半浊的‘老师好’,让我激动得热泪盈眶。”

“这种感情,让我珍惜永久”

王燕常说:“我的学生也是我的孩子,必要的时候我也可以当他们的妈妈。”“有些事情是相互的,这些孩子也给了我很多难忘的回忆。”

王燕至今记得一件让她难忘的事情。“有一次,晚上9点的时候,我正准备哄着3岁多的孩子睡觉,忽然有学生来敲门告诉我,有个叫崔宏瑞的学生发烧了,就赶紧找到体温计和一些家中备用的退烧消炎药往学生宿舍跑去。到了学生宿舍,我一边安慰她,一边给她量体温、喂药、喝水。在哄她睡觉时,她突然打手势说,‘王老师,您真好,像妈妈一样’,这个手势让我记忆至今,想起来心里就暖暖的。”

每年的教师节,学生们都会在黑板上、贺卡里写下满满的祝福:老师,节日快乐;老师,您辛苦了;老师像妈妈;老师,我们永远爱您……这一切都让王燕觉得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虽然这些孩子说不出多么动听的话语,但同样有一颗感恩的心。只要你真心对待他们,他们一定可以感受到你的真情,会在心中永远铭记着你。这种感情会让我珍惜永久。”

特教老师的工作很平凡,但选择这一职业的同时,便是选择了一种用爱心筑就的生活。18年的辛勤付出,让王燕连续两届被推选为县政协委员,王燕用自己的行动,为残疾儿童撑起了一片晴朗的天空,她说自己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我的学生每天都能够幸福地微笑”。

二维码内容页底部.jpg